作文题材读后感

读《细讲弟子规》有感读后感1500字

本文已影响 2.74W人  董憬声

 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,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《弟子规》。我和许多人一样,提到《弟子规》都存在一个误解:那是给小孩子学的,我都这么大了,学它何用?但当我开始学习《弟子规》就发现我错了,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,我做到的很少,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,有一些虽然明白了,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。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《弟子规》并认真去学习,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,能够少留下遗憾。

读《细讲弟子规》有感读后感1500字

  首先,提到《弟子规》会让我想起“道德”二字,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,便是道德的根本。学习了《弟子规》之后,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,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。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,我很少做到“孝”这个字,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!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《弟子规》中“孝”的部分,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。《弟子规》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,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,但都体现了“孝”这个字,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,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。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好的就是父母了,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。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,我就感到愧疚。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,我们慢慢长大,父母却渐渐老去,但我们并没有懂事,和父母顶嘴,惹父母生气,让父母伤心。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,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,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,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,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。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,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。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,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?不是这样的,《弟子规》中有说“亲爱我,孝何难。亲憎我,孝方贤”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,我们都应孝顺父母,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?父母对我们好,我们做到孝顺不难。若父母对我们不好,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,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。“孝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,还是对师长,对朋友的的行为。

 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,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,《弟子规》中有在家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。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,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,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,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。书中提到的“欲平天下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,先齐其家。欲先齐家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,必先立心。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人人都能按照《弟子规》中的准则与人相处,怀着一颗无私的心去对人,那么一定会像蔡礼旭老师(《细讲弟子规》作者)说的那样:人人都幸福快乐无忧无虑。

  但是,在如今的世界,真的人人都能做到像书中说的那样吗?若别人做不到我们做到了有用吗?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。直到在做研究性学习中,听傅天佑老师讲解《弟子规》时我才找到答案。傅老师说:“如今能做到的人很少。但是不是别人做不到我们就不做了呢?不是,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好,才能带动他人。”这几句话令我豁然开朗,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关键,那就是自己要去做到,去落实。学习《弟子规》若只是把内容背下来却不去做,那只是泛泛而谈,“不力行,但学文,长浮华,成何人。”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。书中有句话说:“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无愧我心。”只有自己用身教才能带动别人,才能弘扬善,激发善。

  《弟子规》中虽然只有一百一十三件件事,但却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,而且当你对照自身坏会发现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做到的。《弟子规》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,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生活指导,能够解答我们内心的疑难,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人做事,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