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作文高一作文

中国梦,中国路 - 议论文作文1000字

本文已影响 1.63W人  李天怡

 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,语出《礼记·礼运》。

中国梦,中国路 - 议论文作文1000字

  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盛世,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外户而不闭”,这是时代的愿景。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,礼治时代下的大同世界,正是儒家思想中的礼治社会。类同于西方的乌托邦,后世的桃花源,是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梦想

  “礼治”,是大同世界的核心,所谓“礼”,弱化了政治阶级,无形中加固了人文界限,强调了民本思想。人们拥有较大自由,但又受礼制的严格限制,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超越了欲望,不得不说,这是种十分美好的想象,但与现实的距离不免有些遥远。而作为孔子的继承者,孟子也有其理想社会,其本质与孔子所提倡的大同世界大致相同,思想则随着社会现状的改变有了发展。“民为贵,君为轻,社稷次之”,孟子不仅延续了“仁”的思想,更强化了“民贵君轻”的概念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这引发了孟子重民思想的不断加深,并不断劝诫君主实行仁政。从尊君到重民,这是思想体系的改变,同时也为后世政治体系的改变奠定了基础。

  后代君主,不乏有吸收孟子仁政爱民思想之人,譬如朱元璋就曾说出“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”之言,可见其对孟子重民观点的认同。然而,封建社会,君为君、臣为臣、民为民,依旧有着不可逾越的阶级划分,当权者权威无法撼动,百姓自然难免被束缚。民不由己,终究为统治阶级左右。时代在变化,王朝在覆灭,而中国社会似乎与那“大同世界”愈行愈远了。

  从古代到现代,从礼治社会到法治社会,中国在不断挣扎。

  民国时期,《东方杂志》曾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征集“中国梦”,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有什么期盼?梦本该有所向往,却有许多文学大家说出“我没有梦”“我不做梦”“梦太遥远”。那时的中国,正笼罩在惨淡的黑云之下,面对侵略,面对战争,被扼住喉咙,无法呼吸。人们在质疑、在迷茫。但诚然,那不单单是部分人的绝望,更有残酷的清醒。不愿做梦,也不允许做梦,当现实残忍压迫,他们的当下,并不为梦中未来,而是要为深处痛苦的人民国家寻一番出路。因为所谓中国梦,从来不是抛却现实种种去追寻不切实际的空中花园,而是学会面对,并竭力改变、创造。正如茅盾所言,“对于中国的未来,我从来不作梦想;我只在努力认识现实。”

  当代中国社会,一个社会主义社会,我们终于挣脱过往的黑暗,向着黎明奔走。我们达成了历史的和解,于是有了民族的复兴。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,成了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奋斗目标。我们抛弃梦中的大同世界了吗?《礼记·礼运》在提出大同后笔锋一转,提出了小康“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”,自公天下至家天下,这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天下大同,或许是一个终极目标,但人类的现实告诉我们,梦很远,而路很长。中国在变得更好,然而,滋长的物欲不会轻易被消磨。我们心中该怀着的中国梦,我们脚下该踏着的中国路,我们的盛世愿景,不需要空想,只需要那一步、一步的脚踏实地,与面对现实、靠人民创造未来的决心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